未来能源行业焦点:推动可持续发展的韧性新增长
来源:中国石化报 2-3 | 作者:不详 | 发布时间: 2023-02-03 | 1247 次浏览 | 分享到:


      合作共促石化行业破局立新


      2022年以来,全球能源市场和宏观经济环境更加严峻复杂,叠加疫情冲击,石化行业供应链的稳定性受到前所未有的挑战。但随着经济复苏进程加快,行业的关注重点也从社会卫生、生命健康,转向经济增长、包容和可持续发展。


      据国家统计局数据,2022年1~11月,我国石油和天然气开采业利润总额3867.8亿元,同比增长1.13倍;石油、煤炭及其他燃料加工业实现主营业务收入超5.9万亿元,同比增长18.4%,利润总额711.3亿元;化学原料和化学制品制造业增加值同比增长6.1%,实现主营业务收入近8.4万亿元,同比增长11.9%,利润总额6936.8亿元。


      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联合会党委书记李云鹏对中国和世界石化产业发展提出5点建议:一是加强能源资源领域务实合作,二是加强绿色转型深度合作,三是加强产业链协同合作,四是加强“一带一路”共建合作,五是加强世界石化市场标准化合作。


      在可持续韧性发展的目标下,企业也在转型中寻找机遇。


      如今,传统能源化工公司正面临碳达峰、碳中和对我国能源产业的深远影响,黑天鹅事件造成全球能源供应体系异常脆弱,科技创新和技术革命加速颠覆传统能源格局,环境友好对化工材料全生命周期提出了更严的约束等挑战。


      面对挑战,中国石化提出实施高质量发展行动,稳妥布局打造中国第一氢能公司,抢抓资源推进风电光伏项目,提升业务运营质量引领地热行业高质量发展,加快发展新能源、新材料、新经济。中国石油在保持稳定供应的同时关注新兴产业,重视原料多元化及优化,坚持创新驱动、数字化转型,并统筹发展和减碳,赢得碳达峰碳中和的主动。中国海油坚持稳油增气,做大资源市场规模,坚持科技引领,加快数智化转型,坚持绿色生产,加快产业升级,提升油气产业链供应链稳定性。


      跨国企业也积极顺应能源国际化、原料多元化、过程低碳化、产业链全球化的趋势。


      巴斯夫为实现2050年“净零排放”的目标,将建立新的能源供应路径,将电力供应系统性地向可再生能源转变,研发碳捕集、利用与封存(CCUS)技术等全新的低排放技术,大力推广低碳产品,并向客户提供化学品零碳生产帮助。


      LG化学目前1/3以上的销售额来自中国市场,他们将环保材料、电池材料、全球新药作为三大新增长引擎,实现从“化学”向“科学”转型,致力于成为为环境和社会提供创新、可持续解决方案的全球领先科学企业。


      2022年,巴斯夫、埃克森美孚、沙特阿美等跨国公司投资建设的一大批高质量外资项目加速在中国落地,再次凸显了我国石油和化学工业可持续增长的韧性和石化市场的巨大潜力,以及石油和化学工业在保障人类生存发展、维护全球产业链价值链安全稳定等方面的重要作用。


      碳交易成气候治理主要政策工具


      2021年7月16日,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开市,发电行业超2000家重点排放单位首批纳入其中,是全球规模最大的碳市场。按照规划,石化、化工、建材、钢铁、有色、造纸和民航等高耗能行业也将逐步纳入该市场。一年多来,现货交易运行平稳,其中大宗协议交易的占比超过了80%,截至2022年12月22日,碳排放配额累计成交量2.23亿吨,累计成交额101.21亿元,突破百亿元大关。



      广州期货交易所商品事业部总监助理陈宣辰介绍,实现温室气体减排的政策工具总体可分为行政手段和碳定价机制两大类。行政手段是政府部门通过强制指令或减排补贴直接对企业的碳排放行为进行约束或奖励,例如直接限制企业的碳排放量,或对完成减排指标的企业给予补贴激励。碳定价机制通过碳税或碳交易来给碳排放制定价格,将碳排放转化为企业的内部成本,其中碳交易是一种市场化的碳定价机制,能够以比较低的成本实现温室气体减排,已成为各国气候治理主要的政策工具。


      截至2022年1月,全球有25个碳市场正在运行,覆盖17%的温室气体排放,地点遍布亚洲、欧洲、北美洲和大洋洲,所在的地区和国家的经济总量占到全球GDP的54%,还有22个碳市场正在建设或者考虑中。


      我国碳市场的建立,经历了10年时间。2011年,按照“十二五”规划纲要关于“逐步建立碳排放交易市场”的要求,我国在北京、天津、上海、重庆、湖北、广东及深圳7个省市启动了碳排放权交易试点工作。2017年12月,经国务院同意,国家发展改革委印发了《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建设方案(电力行业)》,标志着中国碳排放交易体系完成了总体设计,并正式启动。2020年底,全国碳市场第一个履约周期正式启动。截至2022年7月,全国碳市场配额累计成交量近2亿吨,成交额超80亿元。


      2022年11月,生态环境部对《2021、2022年度全国碳排放权交易配额总量设定与分配实施方案(征求意见稿)》面向全社会公开征求意见,我国碳交易市场正式迈入第二个履约周期。随着十几个试点碳交易市场的逐步成熟运行并引入新机制,以及全国碳交易市场在第一个履约周期稳中有进的发展,我国已积累了大量的碳市场运行经验,既可以保质保量地完成“十四五”期间纳入八大工业部门的任务,又可以在全工业部门加入碳市场运行的情况下不对经济发展造成剧烈影响。


      石化和化工行业碳排放量占国内工业总排放的10%~20%,约占全国碳排放总量的6%。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联合会产业发展部副主任李永亮认为,石化行业将在“十四五”末纳入全国碳市场。麦肯锡公司资深董事合伙人洪晟认为,若石化行业被纳入全国碳市场,企业将利用碳市场创造更多价值,比如可以开发零碳新产品,推出新的业务条线,同时扩大在CCUS等领域新兴技术的布局。


      多元化体系支撑未来能源发展


      能源是现代经济的命脉,是现代社会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石,可再生能源占比逐步提升,成为能源低碳转型的新动力。“十四五”期间,在新发展格局和碳排放目标的约束下,节能降碳和低碳转型成为未来能源发展的重点,而我国石化行业即将进入高质量发展阶段,需要多元化能源体系的支撑。


      其中氢能因热值高、零排放、利用形式多样,被视为未来可有效接替终端传统化石能源的战略性转型方向。


       氢能被称为能源解决方案的瑞士军刀。各国都非常重视规模化发展“绿氢”。欧盟制定了1000万吨内部氢能供应目标,积极利用北海风力资源,发展百万吨级绿电制氢大型项目。德国计划通过可再生能源电力制取绿氢及其绿色衍生合成产品,建立规模化供氢、用氢体系,设立国际氢能贸易规则;日本受本土资源禀赋限制,优先计划建立海外氢能供给链;中东多国正通过国际合作大力推动氢能产业发展。


      挪威船级社(DNV)发布的《2022年能源转型展望报告》显示,到2050年,氢能仅能满足全球能源需求的5%,是净零能源组合所需水平的1/3。因此,氢能的未来具有不确定性。


      当前,氢能发展受到三方面限制:一是安全性问题必须解决,二是装备质量必须可控,三是必须保证其即时可用性和成本可控性。


      目前,全球氢气年产量为7000万吨,市场规模约为千亿美元,这些基本上是灰氢,但当前绿氢和蓝氢两种技术路线都难以实现商业化生产。清华大学核能与新能源技术研究院教授李十中认为,需要开发经济可行的绿氢生产合成氨技术,发展中国特色的氢经济,用生物质替代化石燃料生产可再生的绿氨,是实现碳中和目标和可持续发展的有效措施。


      除了氢,甲醇在未来能源中也占据重要地位。甲醇是最简单的醇类分子,只含有碳、氢、氧三个元素,生产原料极为广泛,主要由天然气和煤炭生产,可以作为工业和普通消费品原料,同时是生物可降解的清洁燃料,具备可再生潜力。全球甲醇行业协会中国区首席代表赵凯介绍,如果能够使用可再生的资源生产甲醇,可以显著降低甲醇的碳足迹,如果甲醇实现了可再生,就为作为燃料的甲醇带来了很多应用机会。目前,全球很多发动机企业都在开发甲醇燃料发动机,曼恩公司宣布他们的甲醇发动机已运行超12万小时,此外,劳斯莱斯、康明斯等公司都在开发甲醇发动机。


      我国电动汽车行业的飞速发展,带来了对储能及电池和电池材料的巨大需求。因此,锂的发展前景也值得关注。当下,电池技术加速发展,早先的铅酸电池要花几十年才能技术成熟、商业化运用,但现在中国市场上比较火热的磷酸铁锂电池从技术研发到商业化再到大规模投入使用还不到10年,技术的发展速度被大大减缓了,将来的电池也会更安全、能量密度更高、体积更小。


      在电动汽车行业火爆之前,锂在催化剂、陶瓷、金属、建筑等行业都有应用,但规模较小。据雅保公司预测,到2030年,全球对锂盐的年需求会达到320万吨,而目前只有50万吨左右。雅保公司中国区总裁兼对外事务全球副总裁徐旸介绍,锂资源分布非常不均,我国锂资源相对丰富,但与澳大利亚、南美锂三角相比,开采成本较高,上游产能扩产速度与下游的需求增长仍有较大差距。


      打造韧性和稳定的供应链


      以前,供应链产业链只是石化行业的配套领域,没有受到应有的重视,现在却成为企业发展的关键因素之一。


      受疫情反复、供应受限、“双碳”目标、美联储极度扩张性货币政策等叠加影响,全球矿产资源的供需不平衡矛盾突出,特别是与电动汽车电池相关的关键金属供给严重短缺,导致国际矿产资源价格大幅飙升,部分商品价格甚至创历史新高。关键金属矿产的供应短缺和价格大幅上涨引发了新一轮资源博弈。资源国采取提高特许权使用费和税收、重新谈判合同、国有化、禁止出口等重商主义政策,以实现其强化资源主权、控制资源流向、提升资源价值的目标。


      作为矿产资源的最大进口国和主要对外投资国,我国需要全面评估新一轮资源博弈对自身资源供应安全的影响,并提出科学的应对策略。在这样的背景下,我国在全球供应链的中心地位将受到挑战。


      中国欧盟商会主席伍德克认为,未来不会发生欧洲企业集体与中国完全脱钩的情况,相反,有可能会制定更加细化的策略更好地服务中国市场。据该商会2022年商业信心调查,31%的欧洲制造商将关键部件出口到中国,且无法为其采购替代品,对他们而言业务回流是不可能的。一些企业已经开始或正在探索建立独立供应链的可能性,一个服务于中国,另一个服务于世界其他地区。


      在各种模糊的不确定性中,有一件事是确定的,那就是行业追求、打造韧性和稳定供应链产业链的强烈意愿没有改变。供应链管理在过去几十年时间,主要关注提高效率和优化成本,现在很多企业关注点逐渐转移到供应链的安全、数字化、智能化和可持续发展上来。面对挑战,企业必须锻造供应链核心竞争力,这主要来自差异化、多元化、可持续和一体化,才可以做到稳定可靠、抵御危机,同时又柔性可调。


      科思创亚太区一体化物流副总裁温泽宏认为,要重新定位供应链与物流的关系,建立应急机制,主动追求数字化,对物流环节进行模块化改进,建立真正的绿色物流体系。


      阿科玛北亚物资和服务采购总监杨华宁也指出,韧性供应链是不可间断、连续的,这要求应有紧急突发情况下的应急机制和备用方案,要在平时就关注供应商的韧性和整个供应链生态。


      很多企业在打造供应链韧性上做出努力。巴斯夫在长三角地区、珠三角地区、天津、重庆等地打造物流圈,通过网格化布局,更好地服务生产和客户,同时,利用数字化工具推进智能化供应链发展。汉高在2014年携手可持续发展(TFS)倡议进入中国时,就在不断推广TFS对供应商的评估,此外,早在疫情之前就着手对供应商生产地的调查,因此,他们形成行之有效的数据库,可以在风险发生时及时反应,从而调整生产计划。